- 溶劑回收系統
- 2019護理技能訓練模型
- 2019急救技能訓練模型
- 醫學教學模型
- 電動醫學教學模型
- 口腔工藝技術教學模型
- 牙科教學模型系統
- 組胚及生物模型
- 教學標本
- 解剖模型
- 挪威Laerdal系列產...
- 人體各大系統解剖模型
- 臨床技能訓練模擬實驗室
- 急救技能訓練模型
- 婦嬰技能訓練模型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
- 溺水急救訓練模型2016
- 中醫教學系統模型
- 激 光 治 療 儀
- 中 頻 治 療 儀
- 電動護理床系列
- 擔架系列
- 畜牧及動物解剖模型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
- 心肺復蘇模擬人
- 醫院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
- 針灸銅人
- KAH*新心肺復蘇模擬人
- 全新真銅全銅針灸模型
- 醫學模型實驗室設備
- 全新急救心肺復蘇模型
- KAH系列醫學教學模型
- GD系列**人體解剖教學...
- 全新穿刺模型
- 胸腔檢查
- 中醫保健器材設備
- 急救救援培訓模型
- KAH系列心肺復蘇模擬人...
- KAB系列醫學技能訓練模...
- 中醫保健康復儀器設備
- 吸引器
- KAB系列心肺復蘇模擬人...
- 多功能艾灸儀
- 蠟療設備
- AED心肺復蘇模型
- 急救培訓模擬人
- 氣管插管
- 頭部固定器
- 多功能頸托
- 脊椎固定板
夫婦車禍受傷倒下 浦東奉賢120“你推我讓”
夫婦車禍受傷倒下 浦東奉賢120“你推我讓”
2013年07月17日14:06新聞晚報
一對夫妻遇車禍后倒在兩區交界處,警方判定屬地管轄后奉賢120方才派車,此時距**次撥打120已過去整整34分鐘……
一只紫色塑料拖鞋,孤零零躺在新四平公路靠近S2滬蘆高速附近一段昏暗的路面,仿佛訴說著主人的不幸。
昨晚8時許,拖鞋的主人、57歲的奉賢農婦王珍(化名)和丈夫推著拋錨的摩托車走上這段馬路。一輛轎車疾馳而來,將兩人撞倒后逃逸,王珍夫妻則倒地并不省人事。由于事發地恰好位于浦東、奉賢兩區交界處,好心****時間撥打120求助時,遭遇兩地120接線員“踢皮球”。
推諉的后果是,奉賢120急救車在34分鐘后才趕到現場,不幸的是王珍在等待中永遠閉上了眼睛,她也許永遠不會知道發生這一切的原因。
轎車肇事后逃逸 一男一女需急救
對絕大多數上海人而言,知道“四團”和“大團”是兩個地名已屬不易,很少還有人能分辨出四團鎮隸屬奉賢,而大團鎮屬浦東南匯管轄。
昨晚8時許,當一起車禍發生在眼前,傷者倒地不省人事之際,撥打120呼叫救護車的奚先生卻被迫要做這樣一道地理題:“四團”和“大團”邊界線在哪里?據奚先生回憶,昨晚他在新四平公路上散步時,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一陣劇烈的撞擊聲。等他回頭,依稀看到一輛轎車撞倒一輛摩托車,并在拖行二三十米后,朝南疾馳而去。
由于事發路段很昏暗,奚先生走近才看到被撞倒的摩托車旁,還躺著一男一女兩個50多歲的中年人。地上沒有血跡,女子一動不動,男子的身體則在不斷抽搐著。
事發地在兩區交界 兩地120推諉
撥打110報警后,奚先生隨即撥打了120呼叫救護車。奚先生的通話記錄顯示,他撥打**個120的時間是昨晚8點10分。
“我們這里是市區的120,你要轉到所在區縣的急救中心,讓他們派車。 ”原來,事發地恰好位于浦東、奉賢兩區交界區域。天色昏暗,他也無從判斷到底屬于哪個區。 “這里離大團鎮政府更近,我就憑直覺重新撥打了120,并要求轉到浦東急救中心。 ”接通后,奚先生告知話務員,傷者情況很危急,地點就在新四平公路靠近南蘆公路。然而,接線員并沒有立刻派車,反而告知奚先生,該路段屬于奉賢區,并讓他重新撥打120并轉奉賢急救中心。
“120難道不是救人要緊嗎?為什么要推三阻四。 ”奚先生有些氣憤,在電話里和話務員爭吵了幾句,并記下了他的工號。眼看浦東急救中心無動于衷,奚先生再次撥通120并轉到奉賢急救中心。結果,奉賢急救中心的話務員同樣沒有派車,而是強調該地段屬于浦東,讓奚先生再打浦東急救中心的電話。
警方判定屬地后再次通知急救中心
寶貴的搶救時間,在推諉和爭辯中被一分一秒的浪費。
連打3次120,卻沒有招來救護車,奚先生感到失望和沮喪。此時,圍觀的人漸漸多起來,警察也到了現場。奚先生看到,之前倒地抽搐的男子慢慢恢復知覺,坐了起來。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男子悲痛萬分,艱難爬向躺在一旁的妻子,抱著妻子放聲痛哭。看到此景,奚先生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終,經警方判定,該區域屬奉賢管轄,并再次通知奉賢急救中心。昨晚8點44分,奉賢急救中心的救護車終于來到現場,將被撞的兩人送往了奉城醫院。此時,距離奚先生**次撥打120,已經過去了整整34分鐘。
做完針灸回家途中遭遇飛來橫禍
當記者趕到奉城醫院時,急診室內傳來陣陣撕心裂肺的哭聲。王珍已經被宣布死亡,她的丈夫仍在接受觀察。
聞訊趕來的親屬告訴記者,王珍和丈夫今年都是57歲,丈夫是開拖拉機的。兩人的獨生女已在奉賢城區買房安家,但老夫妻還住在鄉下。
三年前,王珍夫妻高興地做了外公外婆。昨天吃過晚飯后,王珍和丈夫騎摩托車去“四團”、“大團”方向做針灸**。臨行前,王珍還抱著外孫女親了又親。然而,就在夫妻倆做完針灸回家途中,卻遭遇飛來橫禍。
據奉城醫院急救醫生介紹,王珍送來時已經死亡,其丈夫做過腦部CT后目前沒有大礙,但人依然處于昏睡中。據王珍的丈夫清醒時回憶,他們的摩托車在半路上壞了,兩人推著摩托車在新四平公路上往回走,只記得有一輛轎車撞向他們,其他什么也沒看清。
王珍家屬現在*迫切的希望,就是警方能盡快找到肇事司機。
記者手記
行政邊界怎能淪為“兩不管”
在地圖上丈量,從事發地到奉賢城區和南匯城區的距離,都是12公里左右。在夜晚路況良好的背景下,120趕到現場卻足足花了34分鐘。在這樣一條并不算偏僻的鄉村道路上,王珍的遭遇折射出社會中冷漠和低效的一面。
投訴路燈不亮,1個多月不見有人維修;撥打3個120,救護車卻遲遲不來。
王珍夫婦的遭遇,讓許多住在事發地附近的人感到氣憤。更為諷刺的是,事發地不遠處,還豎立著一塊“大團人民歡迎您”的碩大標語牌。這種在中國隨處可見的標語牌,往往象征著行政區域之間的分界線。劃分行政區域,本意是為了便于管理。但在現實生活中,行政區域的交界處,卻往往成了“兩不管”的重災區。斷頭路、黑窩點、臟亂差、小販打游擊……每年夏令專線,針對這些交界處的管理頑疾,媒體幾乎都會有所報道。但現實卻是媒體年年曝光,“兩不管”卻屢禁不絕,甚至在應該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時候,還在爭論“誰來管”的問題。
這樣的行事風格和思路,是到了該徹底清理的時候了。
警方:
肇事司機凌晨自首初步排除酒駕毒駕
今天上午,從奉賢交警處獲悉,肇事司機已于今天凌晨2點左右在奉賢四**出所投案自首。據悉,肇事司機是四團本地人,大約30多歲,駕駛的是一輛QQ轎車。
事發路段的監控錄像顯示,事發前,王珍和丈夫駕駛的摩托車突然發生故障,兩人在路上推行10多米,走在馬路的*邊緣,但肇事車輛還是飛快撞向他們。
目前,警方已初步排除肇事司機存在酒駕和毒駕。而事故中的傷者,王珍的丈夫今天上午仍在奉城醫院進行復查。應家屬請求,本報“幫你討說法”專欄的公益律師,來自上海方洛律師事務所的韓迎春律師正為王珍家屬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奉賢急救中心:
接線員誤解事發地未能及時派出車輛
今天上午,浦東急救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查詢昨晚記錄后告知記者,他們昨晚8點10分先后接到兩起報告,新四平公路近南蘆公路發生車禍,有人傷亡。**份報告來自120和110的聯動平臺,**份報告正是來自于目擊者奚先生的手機,兩份報告前后只相差20秒。
接到消息后,受理人員發現*靠近事發現場的南匯大團鎮當時沒有救護車,如果要浦東急救中心派車,需從南匯的惠南鎮出發。考慮到事發地距離奉賢也很近,受理人員才建議奚先生撥打奉賢急救中心的電話,讓他們派車。
今天11點10分,奉賢急救中心回應稱,事發地確實屬于奉賢區120分管區域,但昨晚求助者未將準確地址告知接線員,導致接線員誤解,未及時派出車輛。隨后, 110到場后確認事發地位于奉賢,再次聯系120派出車輛。急救中心領導今調查后很重視,表示今后將不管邊界,周邊地區的傷員將先搶救,并和浦東急救加強溝通。此外,今后將對接線員加強教育,主動問清事發地址,**時間派出車輛。
據悉,市民如果用手機撥打120,會統一由負責中心城區急救任務的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受理。如果要往郊區派車,需通過120平臺再轉接到各郊區縣的急救中心話務臺。因此,才出現了奚先生需要先后3次撥打120的情況。